不孕症及產後調養

甚麼是不孕症?
夫婦間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而超過2年(近年提倡改為1年以及早治療)仍無懷孕的便可診斷為不孕症。當中有原發性不孕及繼發性不孕之分:
此外,西醫學按病因分類亦有絕對性不孕與相對性不孕之分:如果夫婦其中一方檢驗出生殖器官出現先天或後天生理缺陷時則較難糾正,屬於絕對性不孕。在中醫有「五不男」與「五不女」之記載,便包含對生殖器官有先天缺陷的描述:「五不女」包括「螺、紋、鼓、角、脈」,按順序意思為無子宮、 陰道狹窄或無陰道 、處女膜閉鎖 、陰蒂過長,以及原發性閉經 ;「五不男」之中的「天、犍、變」就是男子外生殖器出現先天性缺陷、被切除或是兩性畸形,亦屬絕對性不孕。
除去生殖器官之生理缺陷,受其他因素影響而致不孕,而此類因素能予以糾正並能受孕者便屬相對性不孕,臨床可獲療效的多屬此類不孕症。
不孕的病因
正常受孕的生理過程要求夫婦雙方不同方面的互相協調:從卵子和精子的質量、卵巢排卵的過程、性生活之情況、子宮內膜的厚薄、卵子和精子在輸卵管結合並移至子宮腔,到受精卵著床於子宮內膜,並逐漸發展成胚胎⋯⋯各個環節只要出現一絲異常都可引致不孕。換言之反過來說,以上各項目的異常情況,如無排卵、陰道乾澀疼痛、子宮內膜異位等,均可成為不孕症的病因。
而在中醫,相對性不孕症的病因多與肝腎二臟有關,痰濕、血瘀等病理產物亦是導致婦女不能攝精成孕的因素:


有甚麼症狀?
除了主要症狀,也就是婚後擁有正常的性生活,未避孕而多於2年(或1年)未能懷孕,患上不孕的婦女亦多有以下症狀:
診斷完,如何治療?
治療上,中醫治療不孕尤以調經為要。要讓婦人順利懷孕並生產,最理想的是其月經調暢達三個週期以上。針對這點中醫有各種調經種子妙方,配合月經週期、排卵期的特點,服後有促排卵、調補陰陽而使氣順血和的作用。
屬腎陽偏虛的女士,可在經前服補腎溫胞的毓麟珠,方中含八理湯大補氣血,更加菟絲子、杜仲溫補肝腎,臨床可再加入仙靈脾、巴戟天等加強溫腎壯陽之效;
屬腎陰偏虛的,可服二至丸(女貞子、旱蓮草)調補腎陰;胸脇脹痛甚、情緒暴躁或悶悶不樂者,可服開鬱種玉湯,方中含香附、丹皮等疏肝活血藥,既可緩和氣滯瘀阻胞宮的問題,又可舒解婦人急於懷孕的緊張心態;
有清代醫家王清任的祛瘀名方少腹逐瘀湯,顧名思義能祛少腹胞宮之血瘀,在月經將盡之時服用可助排出瘀血,在接下來的排卵期則更大機會使兩精順利相合而得子。
部分陽氣偏虛而陰寒內盛的婦人,亦可接受針灸療法,針對子宮、中脘、關元、氣海等腹部穴位針、艾並用,能散寒溫胞,使胞脈通而有助兩精相合並發展成肧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