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濕疹-三
引:常康園—中醫藥漫談(第一輯)
有這樣一個實例,某年。香港某醫院兒科病房,有病童患上濕疹,也許由於病童並非因濕疹住院,沒引起駐院醫生的特別關注。病童的濕疹疏於調理因而延誤日久,奇癢難當,夜半啼哭。事情被一位清潔醫院病房的阿嬸知道了,說道:「這還不容易!」阿嬸每天從家裏帶來一盆洗米水替病童洗洗抹抹,病童的濕疹竟然慢慢淡下去,一月不到病童的濕疹竟然痊癒了。護士長大喜,告訴醫生,醫生淡淡的說:「湊巧而已」。
中國民間有許多千奇百怪的驗方,驗方也不一定百發百中,但實在值得重視。
臨床上體會到濕疹病者多有明顯的過敏反應,例如過吃煎炸油膩食品、味道過濃的食品;又如遇上濃烈的油漆氣味或身處風塵過劇的地方,都易誘發濕疹。濕疹發作嚴重與否,除了與進食或接觸之性質有關外,亦與病者身體狀況關係至大。而其中大、小便是否暢通是主要因素,換句話說,若濕疹患者同時有便秘現象或尿道感染現象,濕疹必較為嚴重。
前面提過中醫病理學認為濕疹主要與風、濕、熱、燥有關,濕重則溢水滲液,最忌抓破,風重則乾燥脫屑,癢感特重。病久則燥熱盛、脾失健運,大便乾燥、小便黃赤。甚則血熱生風或血虛風燥,濕疹在臨床上因而出現多種不同型態。中醫學並無濕疹一詞,根據近似的臨床表現,中醫指的白屑風、面游風、粟瘡、侵淫瘡、濕毒瘡及奶癬等應與濕疹同類。